三月下旬,爸爸得到公事上得到提攜,被指派到大城市返工,於是我哋一家離開海邊古老嘅佐津市,搬到鄰縣首府嘅盛屋市。 喺駛往新地方嘅火車窗外,望見盛開而落、只剩低無數椏枝嘅櫻花樹,感覺就好似我一樣,所有嘢都要重新開始。 「佢係今年由佐津市內中學轉嚟嘅新同學,請各位同佢好好相處。」早會時班主任喺講台上將我介紹俾班上嘅同學,「你就坐嗰邊嘅空位。」 「請各位多多指教。」我向面前嘅所有人稍稍鞠躬後,行到自己座位坐低,準備上堂。 上完第一節課,一部分好奇心重嘅同學開始過嚟問我初中嘅事、點解會轉校、有咩喜好等;當刻,我感到人生新嘅一章應該唔會太差。 可惜,當所有同學都知道我呢個轉校生嘅一切背景,加上呢間學校係大學附屬中學嘅高校,即係幾乎所有同學喺初中時已經熟絡、有自己嘅圈子時,就開始減少對我嘅興趣。 我唔係無試過融入佢哋嘅圈子,只不過喺大城市出世嘅佢哋,鍾意喺商店街吃喝玩樂,而喺舊城市長大嘅我,對做工藝品比較有興趣,結果我只能安靜跟住佢哋,間中陪佢哋笑笑。 過咗一排,佢哋無再約我,而我亦唔係一個喺某方面特別突出嘅學生,所以除咗禮拜上嘅對話,就再無更多嘅交流。 除咗結城老師。 入學後第一個禮拜,學校為咗協助轉校生融入校園,將我分派到佢嘅輔導班下。每逢星期二同星期五放學後非值日嘅日子,都要到輔導室同佢講下學校及生活等呢啲話題。每次結城老師聽完只會點頭,或者喺我話語中深入問一啲問題,作為佢下次輔導嘅方向。 校內嘅霸凌問題因為各人都以升學為目標,所以並唔嚴重;另外從小戶外活動較多嘅我,長得算高大同強壯,再加上輔導老師無形嘅保護,第一學期嘅校園生活平平無奇但亦無任何壞事發生。 ※ 「暑假有咩計劃?」七月下旬,假期前最後一個星期五,結城老師問我。 「我……我未有計劃。」 「我知你對傳統手工藝有興趣,雖然學校未有呢啲社團,但類似嘅都唔少,點解唔參加?」 「我對社團活動無興趣。」 「有無特別鍾意邊門手工藝?」 腦內立刻湧起中三時觀賞過嘅展品,但我無回答佢。 「未有頭緒?」結城老師托起頭講,「雖然盛屋市係一個現代化嘅大都會,但都有一啲舊街老店。我呢度有啲資料,暑假得閒不如去逛逛?」佢將一啲小冊子同打咗圓圈嘅市內地圖放喺書檯上,推到我面前。 我拎起睇睇,的確係我會有興趣去嘅地方,有幾個更加已經吸引咗我眼球,盤算緊幾時同點樣去。 「見到你好似有興趣,作為輔導老師嘅我能夠幫到你,真係鬆一口氣。」喺我集中精神...
當我見到呆總私訊佢篇初稿俾我嗰時,初時感覺就好似舐共過氣武打巨星接到洗髮水廣告咁,意外得嚟又想拒絕。意外因為以佢一個武俠小說嘅前輩,竟然會傳篇文問我意見,令我受寵若驚;想拒絕當然係怕自己睇錯評錯,要知呆總剛烈性格,稍有差池會死無全屍。
之但係,文在私訊內,不看白不看,我戰戰競競打開份共享文件。
記得當時返緊工,趁休息時間去睇。嘩!當真不得了!半頁字嘅打鬥已經令我大開眼界。撇除一啲句子上嘅累贅,當中嘅對打如果無番咁上下文字功力,點寫出來呀?當下急急回覆呆總「學到嘢」。
返到屋企,就梗係急不及待睇埋落去。短篇主體都係洪熙官同火頭僧嘅對手戲。呆總以細膩嘅筆觸,娓娓道出主角經歷佢三十六房師叔伯兄弟慘遭滅門,而只有佢死唔去,嗰種生還者自責同悲傷;以及到佢去到廣東聽到旁人嘅流言而憤怒,現實卻因為自己嘅渺小而報唔到仇嘅無奈同挫敗感;同埋洪熙官為逃避而花天酒地,自甘墮落後自省,決意背負所有人嘅回憶、希望同精粹,嗰種浪子回頭嘅感動。
曾經有幸拜讀過其作《等》,雖覺《洪拳》嘅手法有異曲同工之處,但呆總溫柔嘅筆法,有如貢多拉的船夫於江河泛起一葉舟,總能令讀者代入主角嘅心境的變化和起伏。當洪熙官悲傷時我低落、憤怒時我握拳、墮落時我嘆氣、振作時我感動。
整篇短篇最令我佩服得五體頭地當然是尾段。呆總將主角所有嘅情感濃縮,加上最簡單、最精練嘅單字,描出洪熙官自創洪拳這套拳法嘅始來。當中用字嘅精準有如米高安哲羅的《創造亞當》中嘅靈犀一指,毫不累贅之餘,而一字一詞所表達嘅一招一式,一讀即通,無番咁上下嘅文學造詣難以寫出咁準而妙嘅文字。
呆總表示過擔心打戲唔夠,可是我認為尾段雖非對打,但亦屬武戲;再者成篇文嘅中心係點解有洪拳,所謂「條條大路通羅馬」點樣去達成有好多個方法。若然選擇以文戲交待,實在唔需要太介意打戲少。
最後,再次多謝呆總贈稿,使吾得以先睹為快,日後還得呆總多多指點。
之但係,文在私訊內,不看白不看,我戰戰競競打開份共享文件。
記得當時返緊工,趁休息時間去睇。嘩!當真不得了!半頁字嘅打鬥已經令我大開眼界。撇除一啲句子上嘅累贅,當中嘅對打如果無番咁上下文字功力,點寫出來呀?當下急急回覆呆總「學到嘢」。
返到屋企,就梗係急不及待睇埋落去。短篇主體都係洪熙官同火頭僧嘅對手戲。呆總以細膩嘅筆觸,娓娓道出主角經歷佢三十六房師叔伯兄弟慘遭滅門,而只有佢死唔去,嗰種生還者自責同悲傷;以及到佢去到廣東聽到旁人嘅流言而憤怒,現實卻因為自己嘅渺小而報唔到仇嘅無奈同挫敗感;同埋洪熙官為逃避而花天酒地,自甘墮落後自省,決意背負所有人嘅回憶、希望同精粹,嗰種浪子回頭嘅感動。
曾經有幸拜讀過其作《等》,雖覺《洪拳》嘅手法有異曲同工之處,但呆總溫柔嘅筆法,有如貢多拉的船夫於江河泛起一葉舟,總能令讀者代入主角嘅心境的變化和起伏。當洪熙官悲傷時我低落、憤怒時我握拳、墮落時我嘆氣、振作時我感動。
整篇短篇最令我佩服得五體頭地當然是尾段。呆總將主角所有嘅情感濃縮,加上最簡單、最精練嘅單字,描出洪熙官自創洪拳這套拳法嘅始來。當中用字嘅精準有如米高安哲羅的《創造亞當》中嘅靈犀一指,毫不累贅之餘,而一字一詞所表達嘅一招一式,一讀即通,無番咁上下嘅文學造詣難以寫出咁準而妙嘅文字。
呆總表示過擔心打戲唔夠,可是我認為尾段雖非對打,但亦屬武戲;再者成篇文嘅中心係點解有洪拳,所謂「條條大路通羅馬」點樣去達成有好多個方法。若然選擇以文戲交待,實在唔需要太介意打戲少。
最後,再次多謝呆總贈稿,使吾得以先睹為快,日後還得呆總多多指點。
留言
發佈留言